第298章 人间薛公子_满唐华彩
快读小说网 > 满唐华彩 > 第298章 人间薛公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98章 人间薛公子

  第298章人间薛公子

  时近二月,长安城春意渐融,兴庆宫的梨花开了。

  是日,杨玉环原打算到梨园排戏,偏是遇到了恼人的小雨天气,只好作罢,在殿内百无聊赖地挑选着新衣裳。

  侍婢张云容见她心情不佳,便劝慰道:“贵妃莫恼,这微雨梨花天,正可与圣人赏景品歌呢。”

  “那也得圣人召我才行。”

  杨玉环应着,心里思忖,也许是到了该与圣人闹一遭的时候了。

  时人都说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,不过是寻个由头暗指圣人倦怠国事罢了,实则后宫佳丽无数,她再得宠,人与人相处久了,总容易平淡无趣,偶尔“悍妒”一番,方不至于黯然失色。

  干脆借着范女一事发作,寻圣人一点错处,折腾折腾这老头子。

  正思量着,谢阿蛮到了。

  在这微雨天气入宫,谢阿蛮额前的碎发微微有些湿,她却浑不在意,把那抱在怀中保护得好好的几份书卷一股脑地递出来。

  “贵妃可看了?”

  “嗯?”

  “蓝田驿。”谢阿蛮激动得话都不知如何说,挥手道:“薛白与李白对诗呢!”

  “是吗?”

  杨玉环不动声色,摊开其中一份书卷。

  自从李白赐金放还之后,她再没听到过“云想衣裳花想容”那样的诗,直到薛白横空出世,他们是她眼里最为出色的才子诗人,没想到竟是在蓝田驿相遇对诗了。

  她看似平静,手指却在微微地发颤。

  一首用漂亮的小楷印成的诗句落在美目当中,读来,口有余香,这还不算什么,但下一首也是那般的清新俊逸,然后又是一首,一首接一首。

  殿外的梨花微雨渐渐消散了,杨玉环看到了一轮明月映照着江水,清风徐徐,天空中有两个神仙衣袂飘飘,他们随手一挥便是飘飞的杏雨,诗才无尽,散落于万古苍穹。

  那豪迈洒脱的绝世之姿仿佛凌跨百代,使古今诗人尽废,高风绝尘,让人心向往之……

  “贵妃,贵妃。”

  不知过了多久,接连的几声唤,把杨玉环从那个由诗词构建出的仙境中唤回神来。

  她转头看去,见张云容竟是哭了,正在拿手背抹着泪。

  这个侍婢,最喜欢李太白的诗。

  “平生竟能一下看到这般多的绝世佳作。”杨玉环感慨道:“我竟觉得,一次念完都是暴殄天物,心情忐忑。”

  “听说蓝田驿的客堂,四面墙都被写满了。”谢阿蛮道:“他们真是占尽了天下才气,肆意挥霍,纵情挥洒。若是我,恨不能把这才气好好捂住呢!”

  “奴婢若能在蓝田驿见他们作诗,真是……”

  张云容心情激动,几乎要说出“死了都愿意”,杨玉环却不许她说这种不吉利的话,

  “真是满堂华彩,正是有这些诗,才叫大唐盛世。”

  “圣人。”

  “圣人。”

  说话间,殿内的侍婢们却是一个接一个行了礼,却是李隆基已到了。方才侍婢便是因此接连呼唤杨玉环,可惜她沉浸在那些诗句中没有听到。

  “请圣人安康。”

  “太真在看什么?”李隆基问道。

  “在看李白与薛白的诗词。”杨玉环展颜一笑,倾国倾城。

  她知圣人素来喜欢诗词歌赋,想必都已经看过这些诗篇了,遂没舍得把手上的书卷递过去,而是莞尔道:“圣人可是为此事才舍得来的?要召永新来唱新曲?”

  李隆基竟是先淡淡扫了高力士一眼,伸手要过了那些书卷,展开来看了几眼。

  杨玉环这才意识到圣人竟是事先并不得知此事,有些惊讶,美目一瞥,只见高力士显出些许为难的神色。

  一向喜好诗词的李隆基今日却没耐心看完这些诗作,一扫之后即抬起头。

  他略作沉吟,之后淡淡一笑,道:“太真说错了,是有了大唐盛世,才有了这些诗句。”

  “圣人所言极是。”

  “朕乏了,摆驾吧。”

  “圣人才过来呢。”杨玉环不由惊讶,问道:“是臣妾失言,惹圣人生气了?”

  李隆基情绪不高,摆了摆手,很快出了这间宫殿,也不把书卷还她。

  高力士躬着身,欲言又止,最后没说什么,匆匆跟上御驾。

  是夜,李隆基并未召任何妃嫔,独自饮了几杯酒,在御榻发着呆,眼神里偶尔浮过不容冒犯的威严之色。

  “圣人心情不好,可是恼那薛白与李白了?”高力士终于找了个机会问道,“这两人,皆不识趣。”

  “皆自诩风骨,不识趣,朕不恼他们,反颇喜他们的诗作。”

  “因贵妃说错话了?”

  李隆基笑了笑,道:“朕岂能与太真置这种气?”

  高力士犹豫片刻,轻声道:“那是……”

  “朕只是累了吧。”李隆基轻叹一声,示意高力士休再多言。

  他饮着酒,坐在空旷而奢侈的宫殿里,看着殿外的月亮。像是一尊神祇,在俯视着属于他的大唐,仿佛他若对着那月亮照照镜子,都能挡住人间清辉。

  月光一黯,不知不觉中,天完全黑了下来。

  “这是在哪?”

  李隆基忽然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陌生的地方,于是环顾四周,看到了长安城在遥远之处,于是又问道:“朕在骊山?”

  不远处,有人佝着背正在扫地,听了他的问话,抬手一指,指向前方的屋舍。

  李隆基眯一眯眼,走了过去,看到墙上有字。他老眼昏花,费了好大力气,才终于看清了那写的是什么。

  ——“不识庐山真面目。”

  他喃喃念了一句,有些疑惑道:“这里是?”

  “蓝田驿。”

  李隆基一愣,讶道:“朕岂会在蓝田驿?朕在兴庆宫饮酒。”

  “圣人想看看这满堂华彩,故而来了嘛。”有极为婉转动听的女声响起,是杨玉环在说话。

  “太真,你在哪?带朕回去。”

  奇怪的是,杨玉环并不在这里。

  李隆基于是出了大殿,向在佝身扫地的奴仆道:“朕要回长安。”

  “圣人知我是谁吗?”

  “你是谁?”

  那人于是倏地抬起头,大喊了一句。

  “父皇认不出儿臣了?!”

  李隆基如遭雷击,吓得往后一仰,眼前出现的赫然是李瑛那张苍白的脸。

  这一下惊得他背脊发凉,浑身都是冷汗,连忙绽出一声如雷的怒吼,想以天子的隆威镇压住这鬼祟。

  “孽子!”

  “阿爷。”李瑛身后走出两人来,哭着大喊道:“阿爷,阿爷,阿爷……”

  天地间是各种声音,孩童的,少年的,青年的,中年的,他们从小到大,每一句的呼唤都在回荡。

  之后是“咣啷”一声响,一个披甲执刀的身影缓缓走来,是薛锈。

  薛锈脖子上还流着血,眼神里却是一片悖逆之色,一边走一边喝道:“事已至此,殿下还在犹豫什么?!”

  “滚!”李隆基大喝道:“朕是天子,朕不信鬼祟,世间没有鬼祟!”

  “世间没有鬼祟,我是三郎杀死的。”

  忽然又是一句女声在他背后响起,李隆基倏地转身,武惠妃披头散发、疯疯颠颠地走来。

  他骇然而逃,周围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围了上来,有的唤他“阿爷”,有的唤他“三郎”。

  李隆基正要逃远,却隐约听到了一句不同的称呼。

  “阿翁。”

  他一愣,缓缓回过头去,只见儿媳薛氏手里牵着一个小小的身影。

  周围无数鬼怪在张牙舞爪,这孩童稚嫩无害的脸在月色中显现,却是最吓人的。

  “阿翁……留下陪孙儿好不好?”

  “啊!”

  “圣人!圣人!圣人!”

  李隆基猛地睁开眼,拼命顺着气,才发现方才是一场噩梦,惊得他浑身都湿透了。

  杀了那么多妻子、儿子、孙子,他还是第一次做这样的梦。

  “圣人,没事的。”高力士柔声安抚道:“圣人只是忧心国事……”

  “蓝田驿,朕不想听到蓝田驿……你说有没有可能,薛白是薛锈的儿子?”

  “并非如此,圣人也知他是薛锈收养的,而圣人对他恩更重。”

  李隆基却不像两年前那么豁达了,他越老,越害怕失去。

  他年轻时那英挺的面容已经松弛,豪情壮志早没了,两年间几次遇到背叛,让他原本宽阔的心胸也开始变得狭隘,只有权欲更胜往昔。

  “薛锈死在蓝田驿,薛白却在那写诗,朕很……疑惑。”

  “圣人,老奴听说一个市井流言,不一定是真的。”高力士道:“有人说,安禄山派人追上薛白,将他杀了。”

  “是吗?”

  李隆基也不知听到没有,喃喃道:“朕累了,往后再谈吧。”

  长安市井上的流言传着传着,也传到了虢国夫人府上。

  于府中奴婢而言,这几乎是一场地动山摇,面对虢国夫人的暴怒,人人都噤若寒蝉。

  明珠小心翼翼走过散落着碎瓷的地面,只见杨玉瑶正坐在榻前喃喃道:“不可能。”

  “瑶娘,杜二娘来了。”

  “她?”

  杨玉瑶眼神立即不同起来,道:“招她过来。”

  她盯着屋门,紧张地等着看杜妗的神色,然而杜妗素来是个心机深沉的,来时神情严肃,教人看不出半点端倪来。

  “怎么?”

  “此处可谈话?”杜妗借着这机会,并不见礼,以一种平起平坐的态度说话。

  杨玉瑶顾不得这些,道:“可以。”

  “安禄山派人追杀是真,但薛白没死,受了伤,在蓝关附近养病。”

  “伤得重不重?”

  “放心。”杜妗道,“他会好好地回来。”

  “他……”

  “我今日来,就是说真相。他在蓝关养伤,伤好就会回来。”

  杜妗语气加重,如此说了一句。

  所谓“真相”,就是她要让事情最后所呈现出来的样子,事先与杨玉瑶说过,彼此就会明白,如何去主导事情的走向。

  谈过此事,杜妗离开虢国夫人府,回了家。

  杜媗也从颜宅回来了,将同样的真相告诉了韦芸,姐妹俩由此都舒了一口气。

  “接下来只要等南诏叛乱的消息传回,他要的声势便形成了吧?”杜媗道:“到时众望所归,他与颜公该可还朝主持南诏一事了。”

  “计划是这般。”杜妗道:“至少,我知道的计划是这般。”

  “他还能瞒伱不成?”杜媗道:“即使他不告诉我的事,却是从来都告诉了你。”

  虽是埋怨,她也是温温柔柔的语气,因不是在吃醋,而是认为薛白与杜妗有时做事太疯狂了。

  “我有直觉,这次他没有对我全盘托出。”杜妗喃喃自语道,“若依计划,他不该与李白去华山。”

  “便是让人查到他与李白同游,世人也只会说他是心灰意冷,躲避安禄山。”

  “可为何是华山?而圣人又恰好要封禅西岳。”

  杜媗担忧道:“他不会想要在华山再次直谏吧?”

  杜妗摇了摇头,说不上来,认为这样太逾越圣人容忍的底线了。

  正此时,丰汇行传来一封密信,杜妗接过上面的标记,不动声色道:“阿姐,我去处置一笔私钱。”

  “你小心些。”

  “知道。”

  杜妗回了屋中,栓上门,从抽屉里拿出一本书来,对照着密信破译。因这是薛白传给她的,还是用的只有他们两个人能看的标记。

  然而,如此机密的程度,信上的内容却很简单。

  ——薛白已到华山了,让她想办法暗中离开长安,并调动所有最心腹的人手到华阴县,听他亲自安排。

  拈着信纸将它烧了,杜妗目露沉思。

  她想到,薛白也许要阻止封禅西岳一事,好让李隆基到时更容易承认南诏之事。

  华山,镇岳宫。

  镇岳宫是一座道观,名为“华岳观上院”,开元四年始建,世人因它建在华山之中,以“镇岳”相称。

  宫观在玉女峰、莲花峰、落雁峰之间,倚山间峭壁而筑。

  薛白与李白如今便借住于此。

  这日下着小雨,薛白站在道观的屋檐下,俯瞰着雨中的关中大地,独自站了很久。

  “下雨了。”李白提着酒壶走来。

  “是啊,去岁春天没雨,夏秋时旱得厉害。”薛白道:“今年终于是初春小雨,好不容易有个过得去的年景。”

  李白这才想起没问他的来历,随口道:“三郎当过官?”

  “没有太白兄的官大。”

  李白仰天而笑,道:“我那官位不提也罢。”

  薛白笑问道: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?”

  “这是记梦诗,哈哈,我喜欢那个梦。”

  因一句诗,李白来了兴致,也不管细雨蒙蒙,拾起树枝便在院中舞剑高歌。

  “海客谈瀛洲,烟涛微茫信难求……”

  李白年逾五旬,难得的是身上依然有少年气,想哭便哭,想笑便笑,想做什么兴致一来就去做。

  相比起来,薛白反而像是更沉郁的那个。

  他原本是看向北方的,此时转过身看李白舞剑,目光便落在南面。

  这里也能算是华山之巅了,西边是峭壁,南边的南峰则是华山最高处,天子要封禅的西岳祠就建在那里,连着祭祀的天台。

  险峻无比的高山上,建起一座巍峨祠庙,极为壮观。工匠在雨天里也不停歇,吃力地搬着一块块巨石,堆垒着祭天坛,把当今圣人的功业堆向更高处。

  李白却偏要在这壮观的帝王功业前面,舞他的剑,吟他寄情山水的诗,他写的是神游天上,实则世间万事东流水,最后笔锋一转,愤愤然一句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”,一扫消沉之感。他做梦都想出仕实现抱负,也曾曲意迎合,最后却总是恢复他的风骨,昂扬振奋、潇洒出尘,气概不凡。

  由此,西岳祠的轮廓、李白的剑舞,在薛白面前构成了一幅鲜见的画面。

  薛白看到的是叛逆。

  其实,他更叛逆……

  淋雨一时爽快,末了,还得自己打水、烧水,洗浴驱寒。

  “这口井叫‘玉井’,颇有故事。”

  李白摇动井轱辘,放下水桶,随口说到。

  “什么意思?”

  薛白常常不知李白说的哪件事是真的,因这位大诗人实在是太有想象力,意兴所至,随口就能描绘出又浪漫又新鲜的事物。

  “且看,此楼名为‘玉井楼’,在井上筑楼,既为方便打水,也是为了不让雨水落入井中。”

  “为何?”

  “因玉井深达地底,水味甘醇,绝非雨水可比。”李白道:“玉井中可生千叶白莲,服之可羽化登仙。”

  薛白不信,道:“太白兄又胡诌了,这可是华山,如何深达地底?”

  “华山又如何?”李白抚须而笑,道:“你来打水,我与你细说。”

  也只有他,能让薛白做这些杂事,以往都是薛白给别人讲故事。

  “我们登华山时,山脚有个女冠宫观,你可见了?”

  “是。”

  “有女冠始终盯着你看,你自是见了。”李白促狭道。

  薛白道:“观主也盯着太白兄看。”

  李白一生软饭吃得多了,习以为常,侃侃道:“那观名‘仙宫观’,也称‘仙姑观’,乃是金仙公主修真之地。”

  “金仙公主……”

  “玉真公主的姐姐,她们姐妹二人皆有道心,可惜,金仙公主在开元二十年已香消玉殒了。”李白道:“说她的故事,她曾经在此,对着玉井,以井水为镜,整理云鬓。”

  “太白兄欺我无知,女冠岂梳云鬓?”薛白就不曾见李腾空梳过云鬓。

  “你非无知,年轻,见识少而已。”李白朗笑,道:“总之,金仙公主在此整理云鬓,不慎将头上的玉簪掉入井中。次日,她回到山下仙宫观,在泉水边洗手,你猜如何?”

  “捡到了那玉簪?”

  “聪明。”

  李白道:“这口玉井与华山下的泉水是相通的。因此,金仙公主在仙宫观旁又建玉泉院。”

  “是吗?”

  薛白看了玉井一眼,只见那泉水深不见底。

  他却知李白又是在说笑,此事想必是有人帮金仙公主把那玉簪捞起来,送到了山下的玉泉,让金仙公主自己发现。

  数十年前的爱情,还挺有心的。

  哺时。

  刁丙给修建西岳祠的一名小吏塞了两串钱币。

  “行个方便,我们到山下买酒食不易。”

  如此,他从小吏手里买了一些干粮与劣酒,递在刁庚手里,又问道:“我兄弟也去领两个馍?”

  小吏回头看了眼那些正在领馍的劳力,正要点头,想起官长交代过不许出乱子,遂问道:“你们主人是一对父子吗?来做什么的?”

  “忘年交,来华山修道成仙。”

  “成仙?”

  刁丙道:“来找千叶白莲的,若是有人能采到,我家郎君花多少钱都买下来。”

  “我要采到了,自己当神仙多快活,何必卖给你?”

  “哪有神仙哩?”刁丙道:“我反正是不信这些,但若能从玉井里捞出千叶白莲,我郎君给钱一千贯。”

  “真的?”

  “自然是真的。”

  刁丙这般与小吏说着,赔笑着,混进了那些领馍的劳力中,与他们一起蹲在宫观外的围墙下用了饭。

  这滋味自然远不如他在长安时吃的,但他知自己的前途已不可限量了。

  次日,薛白站在玉井楼上观景,看到几个小吏陆续拿着挂着网的长竿过来,想在玉井里捞出千叶白莲。

  他目光扫过他们腰间挂的牌符,待见到有一人挂得随意,便示意了刁丙过去。

  不一会儿,玉井边便响起了争吵声。

  “诶,你撞我做甚?我的牌子都掉了……”

  “这,这严重吗?”

  “你说呢?若让官长发现,我可交代不了。”

  “阿兄莫急,这钱你拿着,我听说,玉井是能通到山下的玉泉院的,你要不,往玉泉院走一遭,也许能捡到牌符……金仙公主的故事你听过吗?”

  “尻!”

  薛白听着这些,转头看去,见李白酒醒后往这边走来,便迎了上去,依旧一副游山玩水的模样。

  次日清晨,一块冰凉的牌符便递到了薛白手上。

  “郎君,捞上来了。”

  “他人呢?”

  “去了玉泉院,还没回来。”

  华山脚下,仙宫观毗邻着玉泉院。

  当年,金仙公主住在仙宫观,又修建了玉泉院给随行保护她的两位大臣居住,她死后,两位大臣也看破红尘,出家为道观,故而玉泉院一度称为“柱臣观”。

  总之,一边是女冠观,一边是道观。

  李腾空登上仙宫观中的高阁,隐隐约约能望到西面玉泉院的大门。

  “你在看什么?”李季兰过来问道。

  “那人,是在蓝田驿告知我薛白来了华山的人。”

  “然后呢?”

  “他诓我们过来,没让我们见到薛白,却让我帮忙请托,让他进了玉泉院。”

  李季兰问道:“那薛郎在哪?”

  李腾空道:“许在华山上,许在玉泉观。”

  她还未看明白薛白的目的,担心他是在躲避安禄山的追杀,不敢妄动。

  ……

  西边,官道上一辆马车缓缓驶到了玉泉观前。

  杜妗稍稍掀开一点车帘。

  “如何?”

  “郎君亲自在布置,一切顺利。但有一件事得告知二娘……右相府的小娘子在仙宫观。”

  “什么?”杜妗道:“旁人若知她在,必会疑郎君在此。”

  “她是以金仙公主弟子的名义进入仙宫观的。”

  杜妗这才点点头,金仙公主与玉真公主是姐妹,一同出的家,用的牌符都是一样的。

  她遂问道:“你们也是借此进的玉泉院?”

  “是。”

  “如此说来,郎君利用了李腾空一遭?”

  “是,郎君诓了个吏员下山,我们已控制了他,郎君需要他为我们做事。”

  “做何事?”

  “这是郎君留给二娘的信。”

  杜妗接过那封信纸,拿出随手携带的书破译了,内容很简单,无非是安插他们的人进入修建祭台的劳工队伍。

  封禅在十一月,时间还很充裕。

  她抬头看向华山之巅,眼中闪过沉思之色,思忖着薛白到底要做什么……

  华山。

  这日是晴天,华山顶上是最适合看云的地方。

  薛白有一种伸手就能摸到云朵的错觉。

  想必等李隆基来,也一定又能感到高高在上、唯我独尊。

  面向南峰,薛白闭上眼,看到那位圣人身披龙袍缓缓走上了祭天坛。

  而在首阳山的深处,离锻铁、制铜工坊还有一段路的地方,李遐周正在炼丹。

  炼丹炉下方的炉火熊熊燃烧,炉内正在炼的,是薛白提供的模模糊糊的配方,他希望能听到“轰”的一声,像是齐天大圣打破了炼丹炉,让天庭看看叛逆的力量。

  他要在这华山之巅,送李隆基一枚长生不老的丹药,在这位千古一帝的文治武功达到最巅峰之际、在其封禅西岳告祭苍天之际,让其升天。

  到时天崩地裂,满朝文武皆在此,控制住他们,可扶庆王李琮登基;南诏的叛乱难免,他却要借此将颜真卿送上相位;弑君者,则是安禄山,证据已准备好了。

  若如此,新君在位,名臣任相,或会是一个提前镇住乱局的机会。

  这一切都很缥缈,实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……但薛白感到了自己内心的疯狂,他与李白都很叛逆,但他真的不洒脱,他在乎的永远是世俗人间,所以想要不顾一切地去做。

  夹缝求生、虚构身世、培植党羽、经营偃师、揭发安禄山、直谏南诏之事……他做的每一桩事,都是为了最后的目标在准备,挡在他面前的便是那个天子。

  而天子,终于要离开长安一次。

  薛白立在华山之巅,压抑着心中的疯狂,冷静而仔细地思量着,之后睁开眼,俯瞰着关中以及正缩在长安城中的皇帝,留下了蔑视的一瞥……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kuaidu9.com。快读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kuaidu9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