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3. 皇上的精髓 儿子比自己想的还要通……_我是雍正嫡次子
快读小说网 > 我是雍正嫡次子 > 193. 皇上的精髓 儿子比自己想的还要通……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193. 皇上的精髓 儿子比自己想的还要通……

  儿子比自己想的还要通透,胤禛彻底放下心来,着手给田文镜回信。

  公开要保,私底下也得好好骂一顿,不然这人还真以为只要是为他好就可以随便自作主张了。

  还有,既然忠于他,自然也要忠于他选出来的太子。

  胤禛手下骂田文镜不停,心里还能分出精力来琢磨云贵川陕几地的事情。

  岳钟琪这次川陕总督肯定是要给他下了,接任者现在就该考虑起来,川陕总督总督两省的权利还是太大了,目前也没有几个人有资历胜任,要是李卫在,倒是可以令他接手,历练这一遭也能回京任九卿了。可惜,年中李卫母亲去世,要丁忧三年,刚好错过。算了,还是将两处拆开,四川总督和陕西总督各命一人。

  还有鄂尔泰,任云贵总督也有四年,功劳甚大,是时候该召回京了,不能让功臣寒心,继任者也得早些考虑。

  雍正考虑给手下功臣们叙功升职的时候,弘书也在想着给手下人升一升官。

  他叫来魏定国:“右庶子之位,可有看好的人选了?”

  弘书知道自己给的时间有点短了,道:“若还没有看好的人选也无妨,不过还是要抓紧些,继善很快就要离京了,介时压在你身上的事情会很多。”

  魏定国道:“回殿下,下官目前已有了一个看好的人选,本想再踅摸一位,既然殿下问了,臣就先给殿下说说吧。”

  弘书有些惊讶,没想到魏定国离京多年,居然还能这么快找到人选:“说说。”

  “臣看好的人乃是宗室,名为觉罗恩受,是康熙六十年的进士,如今正任着鸿胪寺少卿,为人谨言慎行,为官亦尽职尽责。”

  宗室?还是进士?弘书更惊讶了,这年头能自己考中进士的满人都少,更别说宗室了,宗室里什么时候出了这样一个人才,他居然没听说过。而且既然是进士出身,怎么会出仕十年才混到从五品的鸿胪寺少卿?

  弘书问出自己的疑问,魏定国也给出解答。

  首先觉罗恩受只是同进士,而且是倒数几名,差一点就名落孙山的那种,当年也被质疑过是不是因为宗室的身份才擦着线考中进士。再来,虽然他是宗室,但宗室里没权没势的多了,觉罗恩受的先祖就是努尔哈赤第六子,当初也不过被追封了个奉恩辅国公而已,传到觉罗恩受这一代,可以说除了宗室这个身份什么都没剩下。

  当然,宗室的身份也不是一点好处没有,起码觉罗恩受就是凭着免费上宗学才能读书的,当初的他在一众不学好的宗室学子中还是很突出的,考中进士也曾风光无两过一段时间。

  可惜,觉罗恩受本就不是多么聪明的天才,进士也是他辛辛苦苦死学考来的,但官场可不是只凭死学就能混的开的,觉罗恩受干活倒是能干,但也就是按部就班、规规矩矩的干,让他创新、规划、部署就不太行。除此之外,人际关系他也不擅长,故而这么多年才只混到鸿胪寺少卿,规规矩矩地按照章程治礼仪、纠参违式。

  了解到这里,弘书就有些皱眉,对这个人选不太满意,他身边这些人,不说尹继善明安图,就是才选进来的徐以烜和蒋溥,那都是有主政一方的资质的。

  不太想要,但这是魏定国第一次在他手下办事,弘书琢磨着怎么能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还不伤臣下的面子。

  魏定国却已经看出他的心思:“殿下可是对这个人选不太满意?”

  弘书打量了下他,发现他脸上没有推荐不被认可的尴尬,索性也直接道:“是,右庶子之职虽说只是正五品,要求太高未免有些过分。但詹事府如今不同,不说其他,只说这位觉罗恩受进来以后,是要管着刘统勋、李清植他们的,这些人魏大人你接触了这几天应该也能看出来,都很有想法和能力。若顶头上司不能强势些,恐怕不能令这些人信服。”

  “殿下慧眼如炬,挑入詹事府的这几位同僚确实都是才华横溢、能力卓著之人。”魏定国点头赞同,没有继续说觉罗恩受如何,而是问道,“敢问殿下,尹大人这次赈灾之后,您应该是想将尹大人外放吧?”

  弘书赞叹的看了他一眼,到底经历丰富,看的就是比其他人准些。别人都猜到他会推尹继善上位,认为他会推尹继善入六部做侍郎,但实际上,他的打算却是让尹继善外放,和六部里有自己的人手相比,他还是更想让手下多些地方主政经验。

  至于六部,他有阿玛,还有弘暾给十三叔吹风,要什么人手,多余。

  “是,孤已经和继善谈过,此次过后先放他去地方做两年巡抚,至于具体到什么地方,到时候再看皇阿玛的意思。”弘书答道。

  魏定国点点头,没有为自己猜中太子的心思而沾沾自喜,继续道:“如果臣没有猜错,到时候,明安图大人会接任尹继善大人的位子?”

  弘书点头,同时给属下画饼:“不止他,何国宗恐怕也快要调整了,介时就不再适合兼任詹事府詹事,你好好做,到时候也好接任。”

  魏定国并没有为这张饼欣喜若狂,淡定谢恩:“多谢殿下提拔。”然后继续道,“如果臣想的不错的话,如今詹事府的这些人,殿下您应当没打算久留,都是打算在手下磨一磨,然后就放出去外任的吧。”

  弘书欣赏的看他:“你想的没错,孤确实是这样打算的。”

  现在阿玛还好好的,中央这一摊子阿玛管的很好,不需要他插手,与其把手下留在京城去争抢根本不需要争抢的权利,还不如将人都外放出去,让这些好苗子在外面好好历练历练,未来他们的成就说不定还能更高。

  “那殿下有没有想过,这些人都放出去后,您手下用谁呢?詹事府由谁来主管呢?”魏定国语气平平地问道,“臣知道,您喜欢提拔年轻人,徐以烜和蒋溥应该就是您的预备役,您是打算用他们来接替杭大人、刘大人他们。但,殿下,您应该也明白,刘大人、杭大人他们,哪怕是只在翰林院呆过的李清植、王峻几个,都已经有了好几年的官场生涯,他们不说对官场那一套多么精通,起码也是了解并且直面过的。”

  “可徐以烜和蒋溥,他们才考中进士,在翰林院呆了不到半年,就入了詹事府。臣不是拍您马屁,但事实就是,詹事府的上下风气,和官场可谓是两样,徐以烜和蒋溥若一直在这种环境下,恐怕最后会成为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,介时外放,只怕会吃大亏。”“恕臣无礼,殿下您,在这方面不但教不了他们什么,只怕还会成为他们学习的阻碍。”

  弘书沉默良久,缓缓颔首:“你说的对。”

  固然他不想手下同流合污,也梦想着打造一个风清气朗的官场,但他也理智的明白,这是不可能的,更不是一时能做到的。

  手下外任,不是说他们有自己这个太子后盾就能一声令下,所有人都跪地拜服的。如果真这么简单,阿玛这个皇帝也不会时常因为官员的阳奉阴违而恼怒了。

  魏定国继续道:“殿下您想将詹事府当成培养、磨炼年轻人的又一个翰林院,一茬茬收割人才,这没问题。有问题的是,您没想着给这个学院立下柱梁和基石,没有柱梁和基石支撑,这个学院只会很快倒塌。”

  弘书心悦诚服地道:“你说的不错,这一点孤确实没有考虑到。”

  “柱梁和基石需要长时间留在这里,那么他就不能太有才华和能力,否则他会心生怨恨。”魏定国淡淡地道,“他只需要听话,尽职,结实,耐用,就好。”

  尽管不好听,但这就是事实,觉罗恩受就是他基于这个原则选的。

  当然,这只是主要原因。

  “除此之外,殿下。”魏定国的态度郑重了些,“您是否有些忽视宗室和八旗了。”

  嗯?

  “迄今为止,您身边的人,尤以汉臣居多,而宗室和八旗,几乎不见,这令许多人心中都对您颇有微词。”

  其实这种微词有不少都是因其他几位皇子而起,不过魏定国耿直归耿直,却也不是没脑子,在不涉及他的原则的时候,还是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的。

  弘书并不觉得:“哪里少了?禧叔、三哥、还有怡亲王世子,哪个不是帮孤管着一大摊子事,至于八旗,尹继善、明安图、常保、开泰,还有孤身边的侍卫,火器营的那些人,哪个不是八旗的。”

  魏定国摇摇头:“殿下,您知道臣说的不是这个,允禧贝子、三阿哥、怡亲王世子,这都是您的近亲,说句大逆不道的话,在觉罗恩受这些宗室眼里,他们都不算自己人的。反倒是跟在三阿哥身边帮忙的那个岳吉,那才是他们眼中的自己人,也是你唯一启用的一个宗室,而这个宗室,却只是在印刷坊做一个小小的掌柜。”

  “而八旗又不同,尹继善大人若还算出身名门的话,常保就是败落门庭,而明安图大人和乌雅开泰则是完全的草根出身了。”

  “殿下,八旗内部的尊卑您比臣更明白,您身边的大姓,太少了。”

  “而您现在又还小。”

  否则,前朝没有满洲大姓,后院有倒也能安抚这帮人。

  “您提请废除旗民不通婚的奏疏,之所以这么久还有人坚决反对,其实更多的还是卡在允许汉臣之女参加选秀这一点上。”

  满洲大姓们怕不但前朝的官位被汉人抢走,后宫的位份也被汉女抢走。虽然他们自信太子妃一定是满洲姑奶奶的,但太子妃只有一个,满洲大姓可不少,捞不着太子妃,太子侧妃总要捞一个,自家人已经够难抢了,汉人还要来分羹,他们绝不会答应。

  “两方,您总要先安抚一个。”

  魏定国在权衡之后,觉得宗室比较容易安抚一些。

  弘书站起身,走到魏定国面前,握住他的手,感慨道:“步于为孤思虑之心,孤必不负也。”

  魏定国愣了一瞬,而后感动地道:“殿下知臣之心便已是臣之幸事。”

  弘书握着魏定国的手重重晃了两下:“好,就听步于的,你上折子,请将觉罗恩受调入詹事府。除此之外,杭世骏、刘统勋、李清植、常保,此次随孤外出有功,请俱擢升半品。”

  “是。”

  从太子专属班房出来,魏定国晃了晃刚才被太子握住的手,笑了笑。

  到底年轻,皇上的精髓还是没学到位。

  想想那个会与臣下说“凭谁动你一毫毛,朕无能也”、“朕之亲切宝贝尔等俱好么”的皇上,魏定国忽然打了个寒颤。

  算了,太子还是别学到皇上的精髓了。:,,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kuaidu9.com。快读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kuaidu9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